自考外国文学史笔记(20世纪文学之三)
编辑整理:浙江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大 中 小】
第十一章 20世纪文学(三)
20世纪后半期的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发展状况:
一 存在主义文学
术语解释
存在主义文学:
1存在主义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学潮流。
2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
3“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
4艺术上,第一: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第二: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用。
5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波伏瓦、梅勒。
加缪的主要作品:《局外人》、《鼠疫》
理解后简答题
简析《局外人》的现代意识。
《局外人》是20世纪存在主义作家加缪创作的。
1《局外人》是反映“荒谬世界荒谬感情”的典型的存在主义作品。局外人莫尔索对一切都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面孔,说了许多无所谓的话,做了许多无所谓的事,萌生了许多无所谓的念头,但他始终处于矛盾之中。
2莫尔索那些介于“有所谓”和“无所谓”、“局内人”和“局外人”之间的表现,是一种在荒谬世界无可奈何的表现,也是对现实恶势力的揭露。
3作者以“局外人”为题,正意反说,包含辛辣的讽刺。莫尔索荒谬言行和心理,说明他是消极地对抗荒谬社会的真正的局内人。
波伏瓦:(法国女作家)《女客》、《第二性》
二 荒诞派戏剧
术语解释
荒诞派戏剧:
(1)荒诞派戏剧是本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 统戏剧流派。
(2)荒诞派于1962年由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
(3)荒诞派戏剧有以下特征:
1荒诞、抽象的主题。
2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
3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
(4)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品特、阿尔比、贝克特。
三 新小说派:以物代人,创立纯粹写物的风格。
法国女作家萨洛特:第一个写新小说
西蒙:有“新小说派之父”之称。成名作:《风》(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布—格里耶:新小说派的旗手,也是国际笔会推选出来的当代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小说《窥视者》:获法国1995年的“评论家奖”。
代表作:《橡皮》
四 “黑色幽默”
术语解释
黑色幽默:
1“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
2“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为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
3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具有寓意性。
4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
其它作家:
冯尼格特:代表作《第五号屠场》
品钦:《万有引力之虹》
五 魔幻现实主义
术语解释
魔幻现实主义:
1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
2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
3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
4本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
六 “垮掉的一代”
代表作家:
杰克。凯鲁阿克:《小城镇与大都会》
金斯堡:《嚎叫》
萨特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小说家、剧作家、文艺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存在主义的领袖,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
理论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小说:
《恶心》:采用的是日记体、自叙体。主人公青年历史学家洛根丁
《墙》:存在主义的化身伊比埃塔
三部曲长篇小说《自由之路》包括《理性的时代》、《延缓》、《心灵之死》
术语解释
“境遇剧”
1 20世纪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存在主义戏剧区别于传统戏剧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境遇”二字。它给人提供一定的环境,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2萨特把自己的戏剧称之为“境遇剧”,也有人称之为“自由剧”。
萨特的境遇剧共有11部:
《苍蝇》:取材于古希腊戏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三部曲《俄瑞斯忒斯》中的第三部《报仇神》。苍蝇象征邪恶。
《毕恭毕敬的妓女》:一部反种族主义的剧本。体现了作家“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主张。
《禁闭》:主要人物是三个鬼魂—一男二女:加尔森(男)、伊内丝和艾丝黛尔
理解后简答题
简析《禁闭》的主要思想内容。
20世纪存在主义代表作家萨特创作的“境遇剧”《禁闭》,是一出哲理意味很浓的名剧。它的主要思想内容有:
1该剧描写的是三个鬼魂生前都有一段不光彩的经历,作奸犯科。死后在地狱里继续为非作歹,不得安宁。他们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猜疑忌恨,相互妨碍牵制,谁也不能如愿。
2他们在一起时,每个人都能置对方于痛苦境地,每个人都成了对方的地狱。
3地狱实际上是作者所熟悉的资本主义社会,地狱中鬼魂与鬼魂的争斗和利害冲突,象征着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畸形关系。“他人就是地狱”成为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句名言。
以《死无葬身之地》为例简析“境遇剧”的特色。
1境遇剧的特点:萨特的存在主义戏剧区别于传统戏剧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境遇”二字。它给人物提供一定的环境,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2 在《死无葬身之地》中萨特让人置身在最艰难的情境中,即面临生与死的考验,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5个游击队员抵抗暴力,维护民族和人格尊严,宁死不当叛徒,决不出卖同志。游击队员们并非生就的英雄,只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而“自由选择”了自己的“本质”,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实现了自己的选择并确定了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简析《死无葬身之地》的艺术特征。
萨特的境遇剧《死无葬身之地》艺术特点非常鲜明:
1现实主义成分较突出,算得上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2又是一部典型的存在主义“境遇剧”。剧中通过几次波澜的设计,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人物在特定境遇中选择了自身的人生道路。
3场景和对话要而不繁,简短有力,既有戏剧性,有意味深长。
贝克特 (爱尔兰)
20世纪50年代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
被评论家誉为20世纪的杰作的是:
长篇小说三部曲《马洛伊》、《马洛伊之死》、《无名的人》
成名作:《等待戈多》
独幕剧:《剧终》
两幕剧《啊!美好的日子》:剧本突出表现了人的精神麻木。
理解后简答题
简述《等待戈多》的主题
《等待戈多》是20世纪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的成名作。
1《等待戈多》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剧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理性的世界。
2剧本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
以《等待戈多》为例说明荒诞剧的主要特色。
1荒诞剧的主要特征有:荒诞、抽象的主题;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
2《等待戈多》中完全抛弃了传统戏剧的情节结构,有意将生活撕成毫无内在联系的断片碎块。从表面上看,根本没有戏,但这不可思议的东西却恰恰是《等待戈多》独特的艺术手法。作者采用的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现代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
3剧作用“直喻”的方法强化了“纯粹戏剧性”。作者通过非理性的夸张,利用各种舞台手段让舞台形象、灯光、道具“说话”,把内在的思想变为视觉形象,以达到使人物感情外化的目的。
海勒 (美国)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作家,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
主要作品:
《出了毛病》:主人公斯洛克姆是一家大公司的经理。
《像戈尔德一样好》:人们把混乱当成了秩序,把不正常当成了正常。主人公:犹太后裔的知识分子布鲁斯。戈尔德。
《第二十二条军规》:西方评论界之誉为“60年代最好的一部小说”,主人公尤索林。
理解后简答题
简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思想内涵。
1 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通过尤索林的遭遇,反映了战争和官僚机器的疯狂、荒诞,并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达到一种形而上的艺术境界。
2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是一种“高度的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常,令人莫测高深”。它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个圈套。
3这条军规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是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
简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尤索林的形象。
1 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是一个浸透着存在主义意识的“反英雄”形象,身兼批判现实的积极因素和取消斗争的消极因素。
2尤索林是荒诞与疯狂社会中的清醒者。亲眼目睹的许多事实,促使他进行痛苦的思考。他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和正义感。对于疯狂的世界,他一直进行着道义的评判。
3由于他在本质上是极端个人主义者,因此,在保存自己的过程中变得胆小如鼠。
4尤索林信仰的丧失,理想的落空,英雄气概的消亡,都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日趋衰败并渐渐走向衰亡。
简述《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艺术特色。
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在艺术上典型地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点。
1小说结构散乱。作者采用的是一种类似戏剧“人像展览式”的结构。
2从叙述方式上看,全书只是以若干小故事小情节若断若续地进行拼帖,而没有一个贯穿首尾的故事情节。
3小说是一出疯狂的喜剧。喜剧效果中又透着黑色,对死亡的恐惧、对疯狂世界的绝望态度,都使人心情沉重。
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
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
主要作品:
第一篇短篇小说:《第三次忍耐》
短篇小说:《周末后的一天》
中篇小说《枯枝败叶》:有人把这部小说看成是《百年孤独》的前身。
短篇小说集《格兰德大妈的葬礼》:用夸张的笔调揭露了拉丁美洲的独裁统治。
中篇小说《恶时辰》:写一个城镇由于出现揭人隐私和诽谤别人的匿名帖子而酿成的悲剧。
第一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作品写了西班牙移民的后代布恩蒂亚家族的兴衰与马孔多由开拓到繁荣、再次毁灭的历史。
第二部长篇小说:《家长的没落》
中篇小说《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讲述了一个由于谣传和猜测致使无辜者惨遭杀害的故事。
第三部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
理解后简答题
简析《百年孤独》的思想内容及作品的寓意。
20世纪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主要表现的是“拉丁美洲的孤独”。
1作家力图通过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以及马孔多由开拓、发展到毁灭,写出哥伦比亚及整个拉丁美洲愚昧落后、与世隔绝和被殖民入侵的屈辱历史,从而启发人们思考: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孤独?
2作品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蒂亚家庭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预示了拉美人民将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
简述《百年孤独》的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作家把现实与神话、传说、梦幻杂糅在奇异多变的情节发展之中,打破客观世界与主观人间与鬼蜮的界限。
2象征、暗示手法的大量运用。
如俏姑娘象征不可侵犯的美;带猪尾巴的孩子象征新老殖民主义和独裁者奴役下的畸形社会;大风暴象征不可战胜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力量。
理解后简答题
举例说明“卡夫卡式”的艺术特色。
1、 荒诞下的细节真实。如《生死不明的人》卡尔的遭遇,揭示西方人生存状态;《诉讼》每个细节都显得比较荒诞和不可思义;《城堡》、《美国》、《诉讼》被称为“孤独三部曲”都贯穿着社会批判主题,正因为这一主题所以细节就比较真实。
2、 怪诞:《变形记》中人变成了甲虫,引起别人的讨厌,最后产生了消灭自己的决心,虽然情节显得怪诞、奇怪,但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欲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表现了人的“异化”。
3、 象征:《城堡》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构的缩影、神秘、异化力量的象征。
4、 自传色彩:卡夫卡从小在家受到压抑、胆小脆弱,又追求美好,但却常常失败,内心幻想浓重;《地洞》中表现小人物胆小心理,权威不可抗拒,障碍不可克服,孤独不可忍受,真理不可追求。
分析比较题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的形象比较。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的俄国是个封建农奴专制的社会;《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作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当时的社会已受到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相同处:
1都是反抗社会的典型,但都局限于个人解放。
2都要求妇女人格的独立,追求个性解放。
安娜:公开非婚姻的爱情,反对虚伪。娜拉:独立借款、还款,独立承认冒名签字的责任,不愿作丈夫的玩偶。
异同处:
1反抗社会所达到的高度不一样。
安娜:局限于道德、婚姻,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付出了代价(如遭社会的谴责;失去了孩子。)但体验了爱情的欢乐。安娜对社会的总结是“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娜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律、道德、宗教全面的批判。(如娜拉说:“对于法律我要想想是不是正确,难道法律不允许女儿爱父亲,妻子救丈夫。”)
2两人所接受的思潮不同。
安娜:接受的是爱情至上的思潮。所以渥伦斯基对她冷淡后,她表现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娜拉:接受的是个人解放思想的影响。所以她要离开“玩偶之家”,娜拉的的出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3结局不同。
安娜:最后死亡,原因是封建社会不能容忍安娜公开与丈夫决裂和不“体面”的行为。另一原因是因为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她有一种负罪感,时时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因此只能以死来结束生命。
娜拉:出走,她不会走向死亡,在个性解放的呼吁越来越强烈的社会里,娜拉的结局受到更多人的同情。
《高老头》中的葛朗台和《死魂灵》中的泼留浠金的形象比较。
相同处:
1不同国度的吝啬鬼在剥削方法上一样。
葛朗台:从农业资本家发展到工业资本家,葛朗台的发迹是建立在压迫农民的基础之上的。
泼留浠金:是农奴主,不管农奴的收成如何都要农奴复一样的苦役。
2吝啬的程度是一样的。
葛朗台:对亲情都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如只懂用金钱来培养女儿对父亲的爱。)
泼留浠金:吝啬的惊人女儿来看他,他只给外孙一颗纽扣玩。他的吝啬还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穿的像乞丐。
异同处:
1剥削的方式不同。
葛朗台:资本剥削的方式,懂得在资本的流通中得到利润。
泼留浠金:原始、古老的农奴剥削方式,不懂得进一步发展生产;残酷的对待农奴,自己的房子充满霉味,田地里长满荒草。
2剥削的程度不同。
葛朗台: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泼留浠金:野蛮的剥削农奴,以致农奴惨死。农奴没有自由,对生产不感兴趣,自己也变成财富的奴隶。
3剥削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不同。
葛朗台:发展了自己的财富,同时也对小镇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泼留浠金: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必将被扫去垃圾堆。
意义:
1两个吝啬鬼的典型说明农奴剥削制度在俄国必将被推翻。
2两人尽管有差异,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剥削者的不朽典型,对人类都有很高的认识和审美价值。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