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浙江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省招生考试院为准 登录  网站导航

浙江自考网

自考热线:16657169113

自考办电话 | 在线提问 | 公众号

自考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三

编辑整理:浙江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

  7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政府中的秘书机构: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中央秘书机构呈不稳定状态相反,政府各部门内及各级地方政府中的秘书机构却沿袭两汉,相对稳定。汉代设立的三公府中的长史,从三国至南北朝一直沿置,无甚变动。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单位的建制为州,郡,县三级,各级政府部门中设有秘书机构。汉代设置的州府主薄,魏晋时成统兵开府大臣的重要幕僚,由大臣自行聘任,负责上下行文,保管印鉴,总领府内日常事务,作用权力都颇大,为秘书首脑。郡县衙门中仍又郡丞,县丞监管秘书工作。各设有主薄,郡府主薄一职一直为以后各朝所沿用,县府主薄一职一直被沿用到清朝末年

  72.简述文笔的区别和意义:曹操之后不久,公文成为一种正式的独立文种。当时,文章有了文笔之分,文即文章,诗赋,必须有情辞声韵。笔即公文,不需要有韵,也不必具有文采,只要直叙,着眼于述事达意,施于实用,凡表,奏,书,檄都称笔,它有一定的格式,类似于近代的文牍。文笔之分:说明公文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技能,有它独特的要求,规格。这无疑大大有助于提高公文的质量,它是文书工作史上的一大飞跃。

  73.诸葛亮从哪个方面对秘书人才进行考察:1.是“问只以是非而观其志”就是向对方提出相互矛盾的问题,看对方的辨别能力2.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反复同对方辩论一个问题,看对方的辩才和机智应变的能力3.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变”就是请对方就某一问题出谋划策,提出意见,以看对方申时度势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是“告之以难而观其勇”就是将面临的危险告诉他,看他勇敢程度和献身精神5.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就是在开怀畅饮的场合,观察对方的自制能力和酒醉以后显示出来的本色6.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就是让对方面临有利可图的机会,看对方是否廉洁奉公7.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从同对方约定某件事上看对方是否守信用

  74.为什么说唐,宋时期是秘书工作的成熟时期:在隋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朝,其朝廷的秘书机构分置于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内,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一度设置政事堂为朝廷中枢的秘书机构,皇宫秘书机构则有翰林学士院,信访机构有匦使院,地方各级秘书机构健全。唐朝的秘书人员来源多样,素质颇高,职责分明,作用明显,对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化。唐朝以律令的形式制定了全面而详细的秘书工作制度,文书工作和档案开始分流,公文文体整齐,划一。在宋朝,朝廷三省中的秘书机构专业化,形成为系列。皇宫的秘书机构翰林学士院继续发展,信访机构演进为鼓院,检院两个系统。秘书人员的选拔制度更趋专业化,文书,档案工作全面分离,秘书工作制度较唐朝又有发展

  75.唐朝中书舍人的职责是:1.初读中央政府各司和各地官员的奏章表议并提出处理意见,然后呈进皇帝。同时,凡上报的大事件,也由中书舍人转呈。2.负责起草诏,制,敕,玺书,册命等皇帝颁发的文书,进呈皇帝批准后,按规定发有关部门执行。3.下达的制,诏,敕等文书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误差,有责任向皇帝奏明,并加以政正,起到信息反馈的作用。4.逢有百官聚会,朝廷大典时,中书舍人须侍从皇帝左右,代表皇帝接受百官的奏状。5.皇帝在朝廷上册封,赏赐大臣时,由中书舍人宣读册封,赏赐的诏命;作为特使慰问有功的将帅和国家的贵宾。中书舍人名义上隶属中书省,实际上是皇帝的高级秘书,其地位和作用都很大

  76.唐朝门下省的主要秘书官职有:唐朝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其职掌为出纳帝命,顾问答对,慰问朝拜的大臣,监修起居注,审定并主持六品以下文武官员的授职议事。其副手为门下省的实际主官,负责掌管机密文件,备皇帝顾问,审议中书省拟定的制,诏等公文。门下省的重要秘书官员还有:给事中-掌封驳之权,可封还皇帝失宜的诏命,驳正臣下有违误的奏章,是门下省中的要职,地位仅次于侍中,门下侍郎。典仪-职掌偏重于负责礼仪性的事务。符宝郎-掌管皇帝的御玺和朝廷的符节

  77.宋朝中书省内秘书部门,其中书舍人分五案办事:秘书部门,主房事-掌管文书的收发,登记。哲宗元佑年间改称开拆房。点检房-掌点检各房的文书工作,由中书舍人统领。催驱房-掌督促,催办各房的文书。班薄房-掌管百官的名册以及有关官员基本情况的文件。制敕库房-掌收受制诏,保管并编录成册,并负责架阁库的管理。五案划分:上案-负责册礼和朝会事务。下案-负责收发文书。制诰案-负责制作皇帝的制,诏等文书。谏官案-负责处理与中央其他政府机构往来的文书。记注案-负责记录皇帝的日常言行,起居

  78.宋朝门下省的主要秘书部门及各自职责:通进司-隶给事中,负责收受三省,枢密院,六曹,各寺,监百司的符牒,文武近臣的表疏,以及银台司收受的各地的章奏案牍,具事目后进呈皇帝。皇帝批示后,由它颁布。它是中央政府处理文书的总枢纽。银台司-掌抄录天下奏状案牍事务,并发付有关机构检查,以纠正其违失,监督其执行,以防文书积压

  章奏房-负责收受天下章奏案牍送交通进司。封驳房-掌文书的审议,封驳。发敕司-掌收受中书省,枢密院交付的宣,敕,登记后颁发。进奏院-其具体职掌为:摘录地方送京文书章奏事由,报告门下省,如是案牍及申禀文书,则直接投送有关省司;收受发往地方的诏敕;三省,枢密院的宣,六曹,寺,监百司的符牒并转送给地方;将中书省检正,枢密院检祥的每月将颁行事状抄报各地,以交流信息,让地方了解朝廷政务的情况

  79.唐朝外官的含义,其幕府中的重要秘书部门:唐初,各州,均设有都督府,为地方驻军的指挥机构,后改称节度使,总揽数州军,政,财权。此外,中央政府还派观察使,经略使,招讨使,制置使,田练使等名目繁多的大员,到地方任职,掌管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统称外官,他们均建有幕府,有不少秘书人员,重要的有:掌书记-负责府内各种表奏,命令,书信的制作,是地方大员的高级文书秘书。判官-临时受谴充当地方大员的大臣,按制度是从中级官员中选用的,负责处理文书工作的属官。孔目-地方大员幕府中掌管文书,档案的属吏。县府内,则有主薄,录事等秘书人员。此外,还有记室参军,均以地方大员幕府中负责文书工作的属吏

  81.唐朝的甲库:唐朝,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库-甲库。唐行科举制,凡参加省试,选试者,其职名,姓名,籍贯,考绩,考选及授官等情况均有详细记载,形成人事档案,称官甲,甲历或甲敕,保存官甲的库房就是甲库。尚书省的吏部与中书省,门下省三处各设有甲库,分别存藏官甲。甲库置有甲库令史,负责甲库工作,玄宗时定制,吏部的甲库由员外郎,主事各一人专管,中书,门下两省的甲库由主书,录事各一个掌管,每年更换一次,中途不得调动。甲库的工作人员专司抄录,收藏官甲,不负责拟制文书,属于单纯的档案工作人员,甲库也不兼有学术机构的性质,是单纯的档案库。官甲和甲库的产生,表明唐代已开始缉拿感档案工作从文书工作中划分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职业,从此,文书是档案的源流,档案是文书的归宿这一界限已经明了。这既是档案工作,也是秘书工作成熟的一个标志

  82.唐,宋朝廷及地方官衙的下行文有,官衙间的平行文有:下行文:堂判-唐朝政事堂宰相对各类事务判决和处理的文书。堂贴-唐朝政事堂宰相指挥政府百司行政文书。后改为政事堂行遣小事时所发的公文。宣-宋代时,凡枢密院以皇帝名义版下的文书皆称宣。其底本称“宣头”。箚-宋朝时枢密院本身向下级官府下发的文书。札子-是中书省,尚书省,枢密院处理公事时命下级官府执行的公文。部府-尚书省六部,寺发给下级官府的公文,文末有“府到奉行'字样。部省礼-尚书省处置公事,长官签押后发付给诛司,路,监,州,军执行的文书。符-州暑发给下属县衙的公文。平行文:唐,宋官衙间的平行文除关,刺,移以外,宋朝还增加有:咨报-翰林院移文三省,枢密院时使用的文体。密白-枢密院的机速文本,不经中书省而直接送门下省的公文。牒-内外各官府不相统属者相互往来的文书

  83.比较唐,宋的信访机构:宋代的鼓,检两院与唐代的匦使院相比较,有如下不同:1,宋代的中央信访机构分为两个各自独立,层次不同的部门,鼓院为初级部门,检院为高级部门。吏民须先投书初级部门,遭拒绝或不满其处理结果,可再投书高级部门,这就给上诉者多了一个申诉的机会,不致被一个部门所压制。2,武则天鼓励吏民投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政敌;宋代设两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皇帝直接了解下情,这就扩大了信访工作的范围,增加了它的作用。3,唐代匦使院隶属中书省,宋代两院隶属门下省,门下省是皇帝的近侍组织,故就隶属关系而言,宋代两院更亲近于皇帝。4,宋代两院的工作已有了规章,这些规章的制定,使处理上书的手续有了条理,有利于提高效率。总之,宋代的信访机构处理比唐代有明显发展

  84.唐,明的“贴黄”制度的区别:唐代的贴黄制度是一种公文纠误制度,又叫押黄。凡拟制敕书时,有写错或谬误之处,因敕书一般用黄纸书写,故需在错处贴上黄纸,在黄纸上改正。而明朝的贴黄是崇祯皇帝为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公文处理效率,命令上呈奏的官员,按照内阁制定的统一格式,将公文中的内容用一百以下的字数概括出来,帖附于文尾,以便其迅速了解奏章内容,避免耽搁对急件,要件的处理

  85.辽,金,元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融合时期:辽,金,元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地方或全国性政权。这些少数民族在进入中原前,其社会发展程度低于汉族;进入中原后,他们努力吸取汉族政权的统治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及文化,加速了向封建化过渡的进程。因此,他们的秘书工作既带有其原有的旧制痕迹,又糅合了唐,宋的一些,表现出两者混合的特别。辽,金,元时期秘书工作的水平从总体而言没有超越唐,宋,但在某些方面有所创造,如辽,金,元的各级秘书机构中都配备有懂多种民族语言的秘书官吏;辽代的秘书机构分为南北两套班子,以适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行政管理;金代创设了传递紧急文书的集递铺制度;元代则在秘书官吏的选拔,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和公文传递制度方面颇有建树,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一些证明,我国历史上秘书工作的经验是各民族共同积累起来的,辽,金,元时期是我国秘书工作的融合时期

  86.辽代是如何学习宋朝的秘书工作经验的:辽代统治者十分注意学习,吸取宋代的秘书工作经验。1,在辽与宋的交战中,俘虏和招纳了不少汉族士人,统治者大都注意任用,让他们担任秘书官职,以图依靠他们的经验,学识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秘书工作2,辽统治者不惜重金,常以十倍的高昂价格收购并用各种方法竭力搜求宋朝的文书档案,既从中了解宋王朝的内部动向,也作为开展秘书工作的参考。3,由于与宋王朝长期对峙,时有战争,和宋王朝一样,辽统治者对本期的文书档案工作十分重视,规定无论是文书档案,还是国人著述,只准在其境内流行,如有传于境外者处以极刑

  87.元代中书省的秘书部门:承发司-负责文书的收发。管勾司-掌出纳四方文书,启拆缄封,邮递的程期。检校司-掌检校左右司,六部公事程期,文牍稽失。照磨所-负责文书 的照刷,磨勘。时政科-负责记注皇帝言行和省,台,院,诸司奏闻之事

  88.明朝是我国秘书工作的强化时期: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后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大大加强。明太祖朱元璋时取缔丞相一职,皇权进一步集中,但皇帝亲自处理政务的数量也随之剧增,于是,强化秘书工作,依靠专职的秘书机构直接指挥国事。明朝的中央秘书机构数量众多,阵容强大,且已系列化。中央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员的实际地位很高,在国家管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各项业务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趋于完备。秘书人员主要来自科举出身者,文化水平高,从而提高了秘书工作的质量。因此,明代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强化时期

  89.明朝六科给事中的职责,作用和地位:1.收受内外奏章,参验稽考,驳正其违失,分类抄写后发交所对口的部办理。2.皇帝上早期时,六科轮流派官员一人,侍立朝堂一侧,记录圣旨。3.将每天收集的奏章,逐一抄成副本,汇编成册,五天一送内阁,以共编篡。4.所收受的题本,奏本,状和奉旨发落的事件,由六科都给事中于早期时一起送御案前呈皇帝。5.检查各官暑奉旨执行的热闹物是否完成,或进展情况如何,五天一清理,完成者即予注销。六科集唐,宋时期的门下省,起注院的责任于一身,既辅助皇帝处理公文,又有封驳弹纠六部,监督,催促六部处理公文之权,又负责记注皇帝圣旨,是职掌颇宽的秘书机构。皇帝依靠它实现对六部的领导和控制,它是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的产物,但六部给事中的品秩低微,只是七品至九品的小官

  90.明代秘书官吏的来源:明代选用各级秘书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科举考试。中央六部,五军都督府,御史台等官署中的秘书官员大多由进士担任。地方各级政府中的秘书官员,也需从举人,贡士等科班出身者选用。由此可见明代秘书官吏的素质比较高。明代选用秘书除了要求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外,还注重实际工作能力,于京城设国子监,挑选秀才或举人入监读书,称为监生。监生历事欺满,根据其能力,表现,送吏部附选候补

  91.明代的公文文体:明代皇帝颁发的下行文有诏,诰,制,册文,谕,书,符,令,檄等,其中“谕”在习惯上又作为皇帝所颁布文书的总称。臣下上呈皇帝的上行文的有题,奏,表,讲章,书状,揭贴等:题,指凡以官署的名义向皇帝陈述,请示有关政务,军情,钱粮等公事的上行文。奏,是京官以个人名义呈送皇帝的上行文,内容多为具奏者本职以外的事情。揭贴,由内阁直达皇帝的机密文书,皇帝阅后退还被人不予公布。各级官府的上行文的咨呈,呈状,中状,牒呈,牒;下行文有照会,札,下贴,故牒等;平行文有平咨,平关,平牒

  92.明代秘书官吏的地位:明代中央机构的秘书人员虽然品秩不高,地位却比前代重要。如负责起草制诏的内阁学士,官位仅为五品,但是,明成祖却将他们与二品大员的各部尚书相提并论。有如六科给事中,仅为七品至九品的小官,但却有权封驳弹纠,监察督促由二品大员主管的六部。地方官衙门内的秘书人员地位也颇高,如县府内负责收发,处理公文的典史,如遇县丞,主薄不在时,规定由他们带领县丞,主薄的职务

  93.清代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高度强化时期: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王朝,它是由满族建立的政权。清初,国家机构的设置与各项工作制度全面仿效明制,因此,清朝的秘书工作不但没有落后于前代,后而在明朝的基础上,一度扭转了明朝中后期以来秘书工作衰退的现象,解决了宦官秘书干预政务的问题;并采用严密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住了中央主要秘书部门的越权问题;同时,秘书机构和人员仍具有较宽的职掌,且功能更全;文书档案等各项工作也发展完善,尤其是被皇帝紧紧控制的军机处,制度周密,人员精干,办事迅速,效率甚高,是协助皇帝处理国务的得力辅助机构,其工作制度和军机章京的选拔制度已高度完善。因此,清代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高度强化时期

  94.清代内阁的职掌;参与议政,内阁职官中能参与议政的主要是大学士。办理本章,这是内阁最主要的,大量的日常事务。拟撰,承宣谕旨。筹备,组织大典。收存重要档案。组织修书

  95.清代通政司的职掌:收受各省题本,如发现题本不合格式,报内阁参办,有逾期的则移文与相关部交涉。查核本章,凡各省将军,都统,巡抚等官,每季度须将上奏过的本章诰册,咨送通政司查核。参与议政,遇有交九卿议办之事,位居三品的通政使可参加商议,提出意见。负责上访事务,凡军民有冤屈者,可击鼓鸣冤,由通政使亲自询问,如确系有冤,奏报皇帝后交刑部办理

  96.清代外务部的秘书部门及其职掌:司务厅,负责收受文书,领用印信。翻译房,负责翻译各国文书和承担口译工作。清档房,掌管档案的编撰,校对等事宜,后增设秘书股,负责机要文书的拟稿和编辑。机要鼓,负责收集机密事宜。电报处,专掌以电报拍发公文和翻译,传递电报事宜。文报局,负责寄递外务部与驻外使馆间的往来公文

  97.清末责任内阁的各秘书部门及其职掌:承宣厅,负责宣布诏令,办理奏折,文移,保管图书,档案。制诰局,负责拟制诏诰敕,进呈贺表。收文处,负责收受京外衙门投送京外衙门投送内阁的公文

  98.清代幕僚盛行:随着地方官衙事务日益繁重,原先的一些秘书人员逐渐只担任某方面的具体工作。这样辅佐人员相对减少,需要有人来补充,这是幕僚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清王朝的正式腐败,从反动推动了幕僚的盛行,这可从幕主,幕僚两方面看:从幕主方面讲,相当一部分主官昏庸无能,他们或是花钱买的官,或是依仗一定背景而得的官,本身就不具备理政能力,难以胜任政务;对秘书吏员的业务要求大大提高了,而从正常途径任用的秘书则达不到其要求;主官对书吏大多存有戒心,自雍正对书吏进行整顿后,任用书吏又受到严格限制。从幕僚方面讲:为求取出路。清代官场黑暗,有才干之人常难迁升;卖官过多;科举考试腐败;迫于生计,他们为生活计,投到地方各级官员门下,某得一职,以养家度日

  99.清代密奏制度的特点:密奏制度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各地凡重大之事,均上密奏请示,秉承皇帝旨意去办理,这就大大削弱了中央政务中枢的职权,加强了皇权。密奏制度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密奏直达皇帝,周转环节减少,能得到迅速处理,不少事当即便可决定,当即就下令实施办理,效率很高。密奏制度使地方大员彼此监视,各存戒心,不敢擅权行事,肆意妄为,有利于控制官员,整肃吏治。密奏制度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书工作经验,对今天的秘书工作具有借鉴和启迪作用

  100.北洋政府档案工作的发展情况:已有类似区分全宗整理档案的具体做法;规定了文书处理部门立卷,移交的原则;明确地提出了档案的编目工作;创新了卷套;规定了档案的保管期限;规定了销毁档案的原则,方法和手续;改善了查阅档案的办法

  101.国民党政府秘书工作的特点:秘书机构的越权现象不再出现;对文书档案机构工作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使秘书人员的个体业务水平明显提高,文书档案工作趋于规范化;向国外学习文书档案工作经验,使我国几千年来处于封闭状态的秘书工作首次吸收国外先进方法,有助于我国秘书工作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对文书档案工作进行的学术研究及其取得成果,使文书学,档案学开始形成,秘书工作中的这两类重要业务开始学科化;学校培养专业秘书人才,使秘书人员的素质有所提高,拓宽了秘书人员的来源

  102.北洋政府秘书机构的特点: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机关,均普遍设置有秘书机构或秘书人员;秘书机构的名称及其职责趋向一致;各机关大多只设一个机构负责全部秘书事务,只有少数机关才分置几个秘书机构,主要是将起辅助决策作用的高级参谋顾问人员和负责机密或重要文书的高级文书工作人员分开;秘书机构的职权范围明确;秘书机构的级别名称比较混乱

  103.党中央最早的秘书的职责:负责本机关的文件处理;负责筹备会议及会议记录;负责保密党中央的文件材料;负责与委员长一起签发笔必要的文件和指示信;负责党内外的通讯工作

  104.中共中央最早的秘书的特点:中共中央最早的秘书是一种领导职务。他是党中央的领导核心之一,参与最高层次的决策和领导工作,同时还兼任中央某一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

  105.中央秘书处文书科的职责:负责会议的安排和会议记录;负责一般文件的起草;负责文件材料的抄写,印刷;负责文件材料的接收,分发;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保管,整理,统计;负责保密工作;负责刊物的发行工作。




浙江自考网课程中心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浙江自考便捷服务

浙江自考网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