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浙江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省招生考试院为准 登录  网站导航

浙江自考网

自考热线:16657169113

自考办电话 | 在线提问 | 公众号

2003年北师大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串讲笔记(

编辑整理:浙江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3   【

  四、《晋楚城濮之战》为何详于始末而略于战场的厮杀?

  此篇文章选自《左传》,《左传》中对战争的描写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为了揭示战争的前因后果,使我们能够看清战争的始末,能够揭示战争胜负双方的结局,能够表达一些政治思想。

  本文是《左传》中记述重大战争事件的名篇,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一次重要的争霸战,文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揭示了战争胜负的必然趋势,表现出作者作为一位史学家的深刻见解。作者交待了晋国战争前的准备,首先叙述晋、楚、宋、卫、曹等诸侯之间结盟与对抗的关系,进入战争的叙述时又清晰地交代了晋国一方在战备上的争取优势,描写真实发生的战争过程分量很小,只用寥寥百字,就能清楚地交代出晋佯装败退,诱敌深入,进而击溃楚军的战斗过程。同时又能逼真地传达出战场上壮观场面和非凡气势。详于战争始末,略于战争过程本身,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更多地把笔墨花在叙述战争的前因后果上,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突出此次战争的意义。在文章结尾处描了写晋文公践土接受周王的策命,以及战后卫、楚发生的变化,都是站在“尊王攘夷”的立场上,对晋国的胜利充满了赞赏之情,显示出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评价这场战争的独特眼光。

  五、《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孟子提出仁政主张,是针对当时饿殍遍野,杀人盈城的残酷现实而发,孟子仁政包括三方面面容:即推恩(君主要以仁慈这心对待民众)、制民之产(让民众有基本的生存条件,即有饭吃)和教化(让民众都在道德方面有比较高的境界,通过教化驱使人民向善)。尤其是他的“制民之产”明显是在为民众呼吁着最基本的生活权利。这种主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孟子的仁政主张是建立在他的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孟子的仁政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仁政主张表现了孟子对于现实的憎恶,对于百姓的同情,体现了其“民本思想”,这种思想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实质上是同情百姓,要求统治者要保护百姓的生活;

  2、把仁政的实施寄托于统治者的道德觉悟,是一种善良的愿望,体现了他的性善论,但是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他希望统治者推恩,这在当时是很不现实的;

  这种主张在历史上发挥了进步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较长、较强盛的时代,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仁政。

  本文的艺术特色在于作者写此文时运用的论辩艺术,体现了孟子散文的高超论辩技巧。此篇文章立论的总体倾向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开始的谈话有分歧,但是孟子巧妙地避开了分歧,先引用齐宣王的一段小事,表示对齐宣王的理解,缩短了心理距离,继而又批评齐宣王的“不为也”,又指出这样做的危害,又从另一角度讲了仁政的威力,始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处处为对方着想,把对方巧妙地引入到自己的论题之中,在轻松愉快、充满体谅的谈话中,将“仁政”主张,水到渠成地和盘托出,真可谓举重若轻。在整个论辩过程中,孟子善于根据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能够始终掌握对话的主动权,时而旁敲侧击,时而单刀直入,时而欲擒故纵,时而又咄咄逼人,表现出高超的论辩技巧。

  本文的另一个艺术特色在于语言。文中许多比喻极富表现力,如“缘木求鱼”、“挟泰山以超北海”、“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等,成为后世习用的成语。此外,逼真的对话语气、排比、反问句式的运用,都使得文章气势充足,犀利流畅。

  六、《逍遥游》的艺术风格

  本文在艺术上十分成功,是《庄子》中的代表作,是古代散文中罕见的杰作。其艺术风格有以下几个方面:

  1、展示一种极为开阔的精神境界,本身就有一种开拓胸襟的魅力;

  2、想象丰富奇特,变化多端,雄阔奇丽,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语言技巧十分高妙,文采丰富,挥洒自如,节奏感强,层出不空的比喻,将抽象的哲理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极富感染力。

  4、善于运用夸张手法,多用灵活的比喻和民间寓言故事,丰富的神话,动人的寓言,大大小小的人物,以及出人意料的时空变幻,使文章有一种天马行空、河汉无极的诡谲风格,文章创造了一种奇丽怪异的艺术境界,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形象性。

  七、《湘夫人》的艺术特点

  1、本文主人公是湘君,描写的是湘君站在湖水边抒发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借献给神灵的乐歌,抒发人世的离合悲欢,是一篇浪漫主义杰作;

  2、文章感情深沉,委婉细致,具体描写了湘君等待湘夫人时细致的心理变化;

  3、写法上情景交融,把湘君、湘夫人的相思之情放在秋天

[1]   




浙江自考网课程中心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浙江自考便捷服务

浙江自考网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