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浙江自考网!网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省招生考试院为准 登录  网站导航

浙江自考网

自考热线:16657169113

自考办电话 | 在线提问 | 公众号

2019年自考市政学章节考试重点汇总

编辑整理:浙江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9-07-24   【

第一章 

第一节 市政的含义和特征

一、市政的含义

1.市政概念主要有:城市政权说、城市行政说、城市政治说、城市事务说、城市政策说等。

2.对市政主体和客体解释

1)市政主体:

(1)广义的市政主体为城市的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包括城市中的政党组织、各种国家机构和现代城市中广泛存在的非国家权力组织,特别是各类社区组织,如我国城市中的居民委员会、工会、妇联等。

(2)狭义的市政主体仅指城市中的行政机关,包括人民政府,市辖区人民政府,市、区人民政府的各职能部门(文化局、司法局、教育局)及不设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2)市政客体:

(1)广义上的市政客体包括市辖区域内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事务的规划、管理和建设,还包括城市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管理等各项专门的管理活动。

(2)狭义上的市政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城市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

3.市政的含义:

1)市政是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及其过程,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4.当代中国市政的特色:

1)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劳动地位和作用问题,要坚持、加强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

2)政治体制上看,中国实行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市人民政府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服从国务院,城市的大量公共事务主要由人民政府进行管理。

3)当代中国正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市政职能要转变,万能政府要转变为有限政府。

4)当代中国的“市”,具有很大的差别和特殊性。

5)当代中国的“市”,都管辖着一定的农村地区,因此并不是个严格意义的城市政府。

二、市政的特征

1.政治性,市政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国家管理的性质决定着市政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市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

2.历史性。

3.整体性,市政是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4.综合性,从市政管理的内容看,既包括大量的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管理,又包括对各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的规划和调控。

5.动态性,市政是一种存在于城市并以城市为对象的管理活动,又有其自身的特点:灵敏性;相关性强;民主程度高,民主政策、民主监督成为市政运行过程中最为关注、最为亮丽的焦点。


第二节 市政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市政学的研究对象

1.首先研究市政主体的组织体系、权限职责、管理内容及其活动方式等,还研究这些市政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市政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其次研究市政的客体,即市政管理的内容。

3.最后研究和探索市政管理的规律。

二、市政学的主要内容

三、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市政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边缘学科,同政治学、行政学、城市学等学科具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节 市政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一、市政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政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指导科学,为市政学的研究提供根本性的方法论,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

1.系统的研究方法(系统群理论、三基元理论、贝塔朗姆定律、开放性理论)

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的研究方法和动态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二、学习与研究市政学的意义

1.加强市政学研究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的迫切要求,我国城市化到1997年城市化率上升到30%,我国城市居民的数量将首次超过农村居民,进入名副其实的城市时代。

2.加强市政学的研究,也是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的迫切需要。

3.加强市政学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一批现代城市管理人才。
 

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概说

一、城市的定义和特征

1.城市的定义:

1)城市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最早研究城市现象的是城市地理学。

2)18世纪60年代的城市为中心的工业革命,即城市经济学逐渐形成。

3)20世纪初城市社会学成为社会学分支。

4)19世纪中叶,城市政治学形成。

2.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和一定层级或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

3.城市的特点

1)人口与物资的高聚集性。

2)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1)城市总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这集中体现在城市管理职能上。

(2)城市的聚集性使得社会政治权力总是集中于城市而作用于乡村,城市政治权力与政治组织构成城市对周边区域实施管理职能的基础。

3)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

4)文化构成的异属性。

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城市的形成,历史上最初形成的城市距今五至六千年之间,主要分布在西亚流域南部、古埃及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等地区;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

1)城市形成的经济基础,在原始社会末期与奴隶社会初期,稳定的区域性的商业生产和商业交易,是城市得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内在动力。

(1)第一次社会分工,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

(2)第二次社会分工,原始社会瓦解时期——手工业与农业发生分离。

(3)第三次社会分工,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末期——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对城市的历史生成具有“促生”作用。

2)城市产生的历史条件,是城市形成的直接动力。

(1)战争性质的变化,构筑高大厚实的城墙取代以防范野兽或小股复仇者为目的的壕沟,“城”的空间形态得以形成。

(2)对自然地理条件认识的变化,对居住区域的改造,使“城内”文明有了“城外”文明更快的进步,标志着城市萌芽的发生。

(3)部落制度向私有制的变化,产生了部落城堡向“城邦”的过渡。

2.城市的发展——推动城市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古代城市阶段——原始公社解体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代背景奴隶社会,特征:城市规模小且数量少;城市成为行政、军事、手工业和宗教的中心;城市的政治统治功能突出经济功能弱。

2)中世纪城市阶段——公元476年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代背景封建社会,特征:城市的范围分布更为广泛;城市成为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也成为文化中心;城市的功能日趋多样化。

3)近代城市阶段——1640年至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城市的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特征: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张、数量急剧增加;城市成为机器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中心,以及世界贸易和科学技术中心;城市成为社会意识形态剧烈冲突与各类文化汇集的区域;城市也成为各类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最为集中之地。

4)现代城市阶段——三个世界同时并存的时代,特征:——P24

(1)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2)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

(3)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

(4)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

(5)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第二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标

1.城市化的概念

1)城市化的内涵,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德在《城市化基本理论》中最先使用“城市化”一词。

2)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活动向城市转型、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进入乡村,以及城市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2.城市化的特点——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世界进入城市化时代,主要特点是:

1)增长迅速而持续,在1800年——198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3.5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35倍。

2)城市化发展主流以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19世纪欧洲是世界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

(2)英国在1850年成为第一个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的国家。

(3)世界发达地区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达到高潮,以后城市化主流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4)195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而且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要快。

(5)1975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但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70%,发展国家则约为30%。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

4)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区于下降。

小结:城市化的水平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总的趋势在图形上表示是象一条被拉平的S型曲线。

3.城市化的衡量指标

城市化的衡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书中都是单一指标。

1)城市化的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指标可以通过城市人口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劳动力构成、城市三类产业的产值构成,以及城市人口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反映出来。

2)最简明、最容易得到的、可比性最强,也是最常用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公式为:

PU=U/P×100% [U——代表城市人口;P代表——总人口]

3)城市化速度指标,包括两个方面:

(1)人口向城市迁移、集中的速度;

(2)城市数量增长的速度、通常对城市化速度的衡量采用的第一方面的指标。

4)城市化的质量指标,城市化质量指标是多指标的测评,但属于单一指标,在我国较有代表性的是城市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

二、城市化的动力

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动力,经济发展不仅是城市化进程的第一动力源,是其他动力的发生基础和现实前提,产生的动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农业才真正成为城市化的现实动力,主要表现在:

1)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财

2)为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物

3)为城市成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人

4)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供、产

5)为城市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销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主要表现在:

1)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2)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

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

4)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又是直接导因:

1)劳动市场化使劳动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劳动力市场化为劳动力人口在空间迁移的同时实现社会职业的转变,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

2)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

3)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

三、城市化的类型及其内涵

1.从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存在两类城市化状态:

1)积极型的城市化,表现为城市化的进程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同步上升。

2)消极型的城市化,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包括两种:

(1)过渡城市化,又称为过量城市化,主要表现在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失控和城乡发展失调。

(2)低度城市化,又称后滞型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主要是国家政策选择的结果,包括两个方面的政策: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投资政策和社会管理领域的人口法制政策。

2.从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流动方向进行考察:

1)向心型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中心聚集的状态,一般是城市发展的初期的基本方式,又称为低级阶段。

2)离心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外扩散和经济活动从城市中心向外扩展的状态,出现在城市发展后期出现的方式,又称为城市化的中级阶段;按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两个方面:

(1)城市郊区化,又称郊区城市化,简称郊区化,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是城市由高密度集中向低密度扩张的转变,包括:人口外迁、工业外迁、零售业外迁。

(2)逆城市化,又称为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首先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

一、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分期

鸦片战争后,在沿海、沿江、沿线相继出现了一定程度上资本主义的工商业城市,标志着中国近代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城市化过程的开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开始真正起步,中国城市化水平包括:

1.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49年—1957年]

2.城市化高度发展阶段—[1958年—1965年]

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年],在这一阶段中逐步形成的户口管制、限制人口流动、知识青年回乡、以分散为特征的“三线”建设,以及取消城市规划等政策措施等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

5.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二、中国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城市为主导,即中国的城市化是政府为主导型,是与其他国家最主要的区别。

2.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中国城市化选择是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的道路,是中国城市化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和乡村城镇化的双重模式。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世界上出现过的农村劳动力转换方式主要有:

1)英国圈地运动方式;

2)德国容克赎买方式;

3)美国农民自由迁移方式;

4)苏联指令迁移方式。

5.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主要通过影响社会剩余农产品的数量、能力和资源、就业岗位的数量三个途径制约城市化的进程。

三、城市化的方针

中国城市化的方针是: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包括建制镇)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这一方针表明城市化的合理性标准或目标是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具体表现为:

1.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主要控制100万人口以上的人口数量,主要包括:

1)大城市能够节约成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

2)能够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可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4)少数大城市向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区域优势。

2.强化中等城市的观念,发挥期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我国中等城市的是指非农业人口数量在20万至50万的城市),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1)有利于“发展中间促两头”,推动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

2)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

3)有利于城市化两种方式协调,城市化的发展有两个方式:内涵式,适用于大城市的发展和外延式,适合于小城镇的发展。

3.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我国的小城市包括不足20万非农业人口的市和建制镇。

1)小城市是城市序列的最末一位,其中建制镇又是“乡村之首”。

2)小城市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城市化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便于农业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其发展能充分发挥“蓄水池”的作用,缓解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给社会造成的冲击。

(2)有利于农村社会转型,小城市的发展是农村社会转型的最直接、最广泛的推动力。

(3)有利于地方性城市网络系统的形成,我国城市体系包括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的三级城市网络,地方性城市网络的结节点就是小城市。
 

第三章

第一节 城市功能

一、城市功能的含义和类型

1.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是多功能的综合体。

2.城市功能具有的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3.城市功能的类型:

1)共同功能——普遍功能,是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共性,区分的是城市与乡村的界限。

2)特殊功能,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具有的功能,是为某一个城市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个性,区分的是城市之间的界限,决定着某一个或某一类城市的性质和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向,如:外贸进出功能、交通枢纽功能、旅游中心功能。

3)综合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导功能,每一种的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如:首都、省会、首府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都具有综合功能。

4)主导功能,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影响或左右城市的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如:生产功能。

4.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是城市功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主导产业;行政区划。

二、城市功能的发展规律

1.城市功能的历史演进过程:——叠加性发展规律是城市功能发展一般规律

1)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功能出现了叠加性发展的趋势。

(1)城市的产生过程首先是城市的政治功能和贸易功能叠加,而后手工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叠加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城市的设置往往出于政治控制的目的。

(3)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城市功能的形成和发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工业社会时期:

(1)经济功能开始成为城市的主导功能;

(2)城市功能的作用形式是聚集和扩散;

(3)决定城市功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源。

3)在后工业社会时期:

(1)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

(2)城市功能的作用形式是渗透和辐射;

(3)决定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

2.城市功能的具体发展规律:

1)功能升级增量规律,城市功能的叠加不仅是量的叠加,而且是质的叠加。

2)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会使城市诸功能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以整体的非加和性的特点极大地增强城市功能的能量,产生出倍增效应,即产生的叠加功能构成了城市发展的动力源。

3)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新的主导功能会代替城市已有的主导功能,而使整个城市的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城市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城市主导功能的变异具体表现在城市主导产业的变异,原因有:A自然资源优势的变异;B地理区位优势的变化;C产业结构的变化。

三、城市结构功能优化

1.城市功能优化根据城市功能的发展规律,建立合理的城市功能结构和高效的城市功能运行方式。

2.城市功能结构合理化的3条基本途径:

1)实现以市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

(1)城市功能的物质载体是城市产业结构;

(2)城市功能优化的基础是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3)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城市功能优化的动力和源泉;

(4)市场中心功能是城市诸功能核心地位。

(5)城市功能多元化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2)因势利导地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

(1)突出和发展城市主导功能的基础是确定和发展城市的支柱性产业;

(2)产业群体的构造方式:“链条”的直线递进构造方式和“网络连接”式的循环构造方式。

3)增强城市外部功能,完善城市内部功能。
 

第二节 城市结构

一、城市的经济结构

1.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主要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

2.经济结构是城市经济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是城市生产力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经济组织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的统一体。

3.城市经济结构的内容:

1)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演进呈现出的规律是:

(1)第一产业份额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份额先增后减;第三产业份额不断增加;

(2)重工`业比重不断提高;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加工工业比重日趋增大;基础工业日趋下降。

(3)城市主导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演进。

2)城市的企业结构,包括:

(1)企业的技术结构,城市结构的技术结构状况如何,可以根据四个指标进行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同层级的技术上所消耗的资源量占总资源消耗量的比例;在不同层级的技术上所生产出的产品价值占产品总价值的比重;在不同层级的技术上所使用的劳动数量占劳动总数的比例。

(2)企业的规模结构,是指大中小企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规模的划分一般根据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原值、生产能力、销售额、利润等进行。

3)企业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4)城市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

(1)城市流通是城市交换的总体,是联接城市产生、分配、消费三个环节的纽带。

(2)城市消费结构是城市居民消费的各类消费资料(包括劳物)的组成和相互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城市消费结构可以理解为:

二、城市的社会结构

1.从广义上说城市的社会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从狭义上看,城市的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上层建筑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内容包括:

1)城市的政治结构,基本内容:

(1)各种城市政治组织的构成、相互关系以及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中国城市的政治组织主要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城市国家政权组织、各民主党派组织、统一战线组织、各群众团体组织等。

(2)城市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政治关系,主要有城市政治组织之间的分析以及它们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民主关系以及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

2)城市文化结构,包括:

(1)精神产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

(2)文化事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3)城市各类文化设施的规模。

(4)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

3)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包括:

(1)城市人口的性别构成,发展规律是:城市出生的男婴和女婴基本平衡,男劳动力数高于女劳动力数;到老阶段,女性人数要多于男性。

(2)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

城市人口分为儿童少年组(0~14)、劳动力组(15~59或64)、老年组(60或65岁以上)。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数比例的4%以下是年轻型城市人口、占4%~7%的为成年型城市人口;比例在7%以上的为老年型城市人口。

4)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是由经济水平、经济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社会因素决定的人口构成,具体内容包括:

(1)城市人口的户籍结构,是指城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比例及各自内部的具体构成,其人口的增长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种方式,从居留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常住流动人口——3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暂住人口——3个月以内、3天以上的外来人口。过往人口——3天以内的外来人口。

(2)城市人口就业结构。

(3)城市人口的社会社会结构还包括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结构、家庭结构、宗教结构、民族结构。

三、城市的空间结构:

1.含义: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

2.空间结构具体表现为:

1)城市密度,是城市各构成要素密度的一种综合。——优点P67

2)城市布局,指城市各类要素按一定的形式、一定的方向具体地分布在城市空间的某一位置上。

3)城市形态,是城市空间构成的整体形式,是城市内部密度和空间布局的综合反映,是城市三维形状和外瞻的表现,包括

(1)城市内部形态:市区空间范围内各类设施和建筑物等的布局。

(2)总体形态:中心城市与相邻城镇的布局,一般可以归结为集中与组合两种形式。

(3)城市形态具体包括道路网、街区、节点、城市用地、城市发展轴等要素组成。

3.发展健康的城市空间结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有利于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

3)有利于提高市政水平。

4.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行为;居民行为。

5.选择和建立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必须原则:

1)依据城市性质选择合理的城市总体形态。

2)端正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

3)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调整城市的空间结构。

四、城市总体结构的优化

1.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四各基本环节的平衡,必须把城市同周围地区乃至全国、全球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城市的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正确地联系起来。

2.实现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平衡,要通过增强城市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来实现,还要通过与其他城市和乡村建立全面、稳定、牢固的经济联系来实现。

3.实现社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4.实现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关系到城市的兴衰成败,因此任何城市在建立和调节城市结构时,既要把城市生产搞得更好,又要切实把精神生产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5.实现城市经济机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在各类城市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经济结构,城市总体结构的优化,必须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

6.充分发挥城市的主要功能和多种功能,既要能体现城市的性质,突出并充分发挥传送带主要功能,又要能够围绕城市的主要功能,和谐发展和协调发挥城市的多种功能。





浙江自考网课程中心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

浙江自考便捷服务

浙江自考网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