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编辑整理:浙江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8-05-24 【大 中 小】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661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工作通讯的发展繁荣期主要是在( )
A.抗日战争期间
B.解放战争期间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2.下列与新闻工作有关的文献中,胡乔木同志指出客观朴素地报道事实,寓意见于事实陈述背后的文章是( )
A.《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B.《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C.《关于部队的报纸工作》
D.《人人要学会写新闻》
3.以下人物中,主要是通过穆青的报道而闻名全国的是( )
A.孔繁森
B.雷锋
C.邱少云
D.焦裕禄
4.评析新闻作品时,单纯依靠感性认识容易产生的弊端是( )
A.片面、肤浅
B.机械、僵硬
C.缺乏创新性
D.容易产生雷同
5.评析作品时,突破、超越所观察的事物本身,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去展开纵向和横向的思索,这主要运用的是( )
A.立体思维
B.求异思维
C.理性思维
D.宏观思维
6.新闻作品的统帅和灵魂是( )
A.新闻事实
B.新闻标题
C.新闻语言
D.新闻主题
7.下列对于作品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的新闻体裁,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
B.新闻结构与新闻主题之间没有关联
C.由于每篇新闻报道的内容和角度都有不同,因此在结构上也没有共性
D.在对新闻作品结构进行分析时,可以不考虑报道内容的因素
8."请把耳套、手套、雪靴、烈酒摆在手边,我国至少还有六个星期的冬天要过.这是无以伦比的天气预言家——潘修托尼的土拨鼠发出的信息."——这一消息导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
A.悬念
B.对比
C.议论
D.说明
9.新闻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现象和问题等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和态度的表现手法是( )
A.叙述
B.描写
C.抒情
D.议论
10.西方新闻文体中,重点回答新闻事实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将来如何发展的一种报道形式,一般被称为( )
A.特稿
B.电讯
C.特写
D.解释性报道
11.一般来说,"倒金字塔结构"容易出现的弊端是( )
A.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
B.过于冗长、琐碎
C.缺少悬念
D.缺乏文采
12.科技新闻报道中,对于一些专业名词或技术性问题的解释性内容,一般被称为( )
A.历史背景
B.地理背景
C.注释性背景
D.描述性背景
13、一名记者水平的高低,体现的是其哪类素养的高低?( )
A.专业素养
B.理论素养
C.知识素养
D.道德素养
14.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关广梅现象"系列报道,主要刊发于( )
A.《人民日报》
B.《经济日报》
C.《中国青年报》
D.《光明日报》
15.消息《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的导语的最大特色是( )
A.简洁明快
B.五要素俱全
C.形象生动
D.细腻传神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新闻作品研究者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邓小平理论是( )
A.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B.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C.当代所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D.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E.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7.以下哪些是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 )
A.注重新闻报道的接近性,拉近读者与新闻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关注
B.重视使用背景材料,增加新闻作品所揭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C.着力将新闻报道写得生动易懂,有现场感,使新闻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D.注重进行式报道,及时将新闻报道出去
E.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
18.党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分析评价新闻作品的时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 )
A.掌握分析比较的科学方法
B.尊重事实,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讲实活
C.避免研究、评价新闻作品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D.真正做到对党负责、对社会主义事业负责,对读者和作者负责
E.获得一定的新闻采写实际体验
19.下列新闻作品中,以"人物"为主要对象的有( )
A.《"妈妈教我放鸭子"》
B.《写在绢帕上的诗》
C.《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
D.《"飞天"凌空》
E.《核弹元勋的"三子"》
20、《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运用的典型事例有( )
A.机关与群众的乐队、秧歌队,纷纷出发游行
B.新市场的商人来回奔跑欢呼报信
C.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荣誉军人被群众拥戴着,十分感动而吃力地说:"八年啦,我的血没有白流."
D.一个卖瓜果的小贩欢喜得跳起来,把筐子里的桃梨,一枚一枚地向空中抛掷
E.全市轰动,万人欢腾,街上张灯结彩,国旗飘扬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1、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字样式,新闻作品有哪些特点?
22.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23、简述应该从哪些方面对新闻报道的作品形式进行分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24.试述《访厕所》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点.
25.试述《"老报童"罗伊去世了》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点.
五、作文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23分)
26.比昂尼克是当年法新社驻华记者,适逢"文革"期间,"局外人"可以有沉静之心去体会中国人当时的精神风貌.以下两篇有关中国两位伟大人物去世的报道,成了特殊年代特殊事件背景中中华民族记忆的一部分.一篇是非常短小生动的即景新闻,一篇是非常细腻深沉的情状特写.两篇报道除了道出明确的新闻信息(总理逝世、送别主席)之外,更多的是反映中国人民乃至中国的某种状态.
仔细阅读文章,并请分析:
(1)作者为何采用不同手法和篇幅来采写这两篇不同的稿件;
(2)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手法有什么区别,对读者的阅读会产生怎样不同的效果.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500字左右的评析短文,标题自拟.
周恩来总理逝世 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
[法新社北京1976年1月9日电(记者:比昂尼克)] 北京电台于今日清晨当地时间5时宣布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但是,大部分中国人还不知道他们的总理已经逝世.
当新华社的电传打字机于当地时间4时过一点儿发出这条消息时,中国几乎所有的街道都没有行人.
在法新社所在的那所大楼里,当记者把消息告诉开电梯的姑娘时,她顿时放声痛哭.
在对一位中国口译人员表示慰问时,他眼中含着泪,嘴唇颤抖地说:"我们没有料到.我们非常爱戴他.他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
中国人民对周恩来极其爱戴,这样说并不夸张,他们感到与周恩来非常接近.
预计全中国都将表现出巨大的悲伤,就象今天清晨听到这个悲伤消息的那位中国少女所表现出的那样.
中国向毛泽东告别的仪式非常感人
[法新社1976年9月18日 (记者:比昂尼克)]中国向毛泽东告别的仪式是庄严的、朴素的,非常感人.
当北京站的大钟敲响3点的时候,我是在火车站广场上同成千上万中国群众在一起的唯一的外国人.
人群默哀了3分钟,他们把行李放在地上,双手下垂,两眼注视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画像已经围上了黑黄两色的丧纱.
一点声息都听不到,一切活动完全停止,全市一动不动.
钟敲到第三下的时候,火车头上凄厉的汽笛声打破了沉寂.
就在这同时,车站广场周围的扩音器里传来了中国哀乐的悲伤的旋律.
所有在场的人一下子低下了头.人人眼睛都朝地上看.他们中间有:背着婴儿的农村妇女,人民解放军的老战士,穿着老式黑衣服的农民,臂上戴着黑纱和白菊花、胸口上别着毛像章的青年,还有孩子们.
我周围的人都哭了起来,没有任何过分的动作和哀嚎,保持了完全的尊严.这是感情极其强烈的时刻,我再也不觉得我是外人了.我同人们一样感到悲伤,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到火车上和工厂里的汽笛停下来以后,许多人还低着头.有人擦干了眼泪,其他人若有所失地仰望着他们的"伟大导师"的遗像.
啊,毛真的逝世了.
浙江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